Menu

Introduction of New Drugs

藥物建議委員會審議申請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的新藥物和新的適應症。委員會每三個月(即每年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舉行季度會議。

 

醫管局作為受公帑資助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其藥物名冊的涵蓋範圍應根據臨床服務的需要而釐定。

 

藥物建議委員會採用實證為本的方針和依循藥物的安全性、療效和成本效益三大原則,評審入藥申請,並會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包括國際間的建議和做法、科技的轉變、疾病狀況、病人用藥的依從性、生活質素、用藥的實際經驗,以及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的意見。

 

醫療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藥業市場帶來許多新藥。市民對新療法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這些療法在藥物價格、治療成效、副作用和提升病人整體健康的效果等各方面均存在很大差異。作為受公帑資助的機構,醫管局必須合理運用有限的資源,為社會提供足夠和適切的醫療服務。為確保病人在高補貼的公共醫療系統下,可公平地獲處方具成本效益的藥物,醫管局優化了藥物名冊的管治,並採取了不同措施。

  • 醫管局已成立「成本評估小組」,負責與藥商磋商,評估新藥的成本效益及其總成本影響,從而盡力減低引入新藥(多數是專利藥物)的成本。醫管局亦會視乎需要邀請專家進行醫療經濟評估研究,以更全面評估新藥物。
  • 此外,為加快把合適的新藥物納入藥物名冊,醫管局自二零二四年年底起簡化入藥申請程序,醫生及藥商無須經由聯網/醫院藥事委員會,直接向藥物建議委員會或藥物名冊委員會呈交入藥申請。
  • 為進一步加快把合適的新藥物納入安全網的資助範圍,藥物建議委員會自二零二四年年底起接受醫生及藥商直接呈交申請,把新藥納入醫管局安全網的資助範圍。醫管局也正在把新藥納入安全網的優次順序編配工作,由每年兩次逐步增至每年四次。

 

以下藥物類別不屬藥物建議委員會的審議範圍,其入藥申請會由藥物名冊委員會進行審批,通過後納入藥物名冊。

一) 解毒劑及在緊急情況下應用的藥物;

二) 殺菌和消毒劑;

三) 血液產品(重組製品除外);

四) 診斷劑(包括放射性藥物);

五) 輸注液和電解質;

六) 靜脈輸注和口服營養劑;

七) 醫療氣體;

八) 腹膜和血液透析液;

九) 疫苗;

十) 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和

十一) 藥物名冊內現有藥物於相同的適應症且價格相同或更便宜的新劑型或劑量。

 

獲委員會推薦的新藥物和新的治療用途會於會議後納入藥物名冊。公眾可於醫管局藥物名冊的互聯網頁內取得委員會的會議議程,日程和審議結果。

 

  -     醫管局藥物建議委員會入藥申請表 (只備英文版)

  -     醫管局藥物名冊委員會入藥申請表 (只備英文版)

  -     醫管局藥物建議委員會 - 附錄A. 安全網入藥申請表(只備英文版)

  -     向醫管局『藥物建議委員會』/『藥物名冊委員會』提交入藥申請的指引(只備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