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短缺的問題不但打擊士氣,導致員工流失,更會影響我們的服務。為挽留員工,我們在2011-12 年特別增設高級職位,改善工作環境及就業前景。我們在所有專科增設副顧問醫生及高級顧問醫生職位,增加晉升機會,以激勵及挽留人才,同時提供更多培訓及發展機會,拓展同事的職業前景。

為發揮同事的專業潛能,我們增撥資源推行高級醫療行政人員輪調先導計劃,讓他們輪流擔任管理及行政職位,擴闊專業視野。此外,將護理深造學院的專科培訓課程,由12 科增至23 科,培訓名額亦增加一倍至約700 個。

為肯定員工的努力,我們進一步改善薪酬待遇,包括發放額外津貼給人手嚴重短缺部門的醫生,以及增加護理同事的連續夜間當值津貼。

為提升效率,我們推行各種措施,針對工作壓力大的範疇,增加服務量並縮短輪候時間。例如初生嬰兒加護病床由85 張增至110 張;助產士培訓名額由80 個增至100 個。為預留足夠產科服務予本地居民,我們在2011 年4 月至12 月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並削減2012 年的名額。

為應對龐大的服務需求,我們推行新的護理模式,讓更多居於社區的病人,可以獲得同樣優質的護理服務。我們擴展癌症個案管理計劃、增加急症及深切治療病床、逐步縮短輪候放射診斷服務的時間,以及加強照顧中風病人及末期腎病患者。為減少不必要的住院,我們亦在所有聯網推行長者綜合護理服務模式。

由於人口老化,需求增加,我們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耀眼行動」與私家眼科醫生合作,額外提供3,000 節白內障手術;延長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掃描服務時間,多服務4,000 名病人;五間醫院的藥房,亦延長配藥服務時間。

我們透過提升科技、改善設施,協助同事的工作,提供更快、低創傷及更精準的治療。

我們投放資源,購置逾750 項新醫療設施,包括更新電腦掃描機及磁力共振掃描機,回應市民對診斷造影日益增加的需求。我們亦購置2,500 張新式電動病床及1,500 張減壓床墊,為病人提供舒適的環境,並減低同事工作上的體力消耗。

兩個聯網的藥房裝設了新的軟件系統,將部分工序自動化,同時加強監察藥物質素及供應商的表現。

我們將更多具成效的藥物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擴闊九類藥物的臨床應用範圍,並增加撒瑪利亞基金的資助藥物數目。此外,我們推出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首階段及第二階段計劃,減輕病人經濟負擔。

為配合政府方針和提供更多治療選擇,醫管局透過三方合作的模式,逐步在全港18 區設立中醫教研中心。位於九龍城的中心於2011 年12 月啟用,至今已成立16 間中心。

除了政府的常規撥款外,本年度政府亦通過重建及擴建廣華醫院、瑪麗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我們甚感欣喜;而興建北大嶼山醫院的工程,預計可於2012 年底完成。

在高級行政人員聘任方面,歡迎區結成醫生出任總辦事處人力資源主管,以及張秀玲女士出任機構事務主管。

我深切感謝社會各界對醫管局堅定不移的支持,誠賴全體同事盡忠職守、敬業樂業的服務精神,政府、醫管局主席及大會、各醫院管治委員會、三個區域諮詢委員會及社區人士的寶貴貢獻,醫管局才能建立高效的公共醫療系統,保障香港市民健康。

雖然我們在解決人手問題、增加服務量,改善士氣和減少人才流失方面稍有所成, 但未來還有很多工作, 不敢自滿。我們已制訂全方位策略,繼續迎難而上,邁向「與民攜手 保健安康」的目標,以高效和優質的醫護服務,造福病人和市民。

梁栢賢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