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徵

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徵
二、出現率
三、常見的適應問題

第二節 評估
一、我需要安排學童接受評估嗎?
二、我觀察到部份學童只出現注意力散渙的特徵,並非過度活躍和衝動,他們有需要接受評估嗎?
三、教師如何參與診斷

第三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成因

第四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

 

 

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徵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APA, 1994),「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以注意力不足和活動量過多為主要特徵的病症,與一般人所用的形容詞,例如「過度活躍」、「頑皮」或「唔聽話」有所不同。《世界通用疾病分類手冊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Tenth Edition) (WHO, 1992),則稱此症為「過度活躍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儘管上述兩本手冊所用的診斷概念略有不同,其診斷標準均相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主要特徵有三項:

  • 甲、注意力散渙
    這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一個明顯而持久的特徵。與同齡兒童相比,患童經常出現以下特徵:

    l. 經常無法注意細節及容易因粗心而犯錯
    2. 經常在做功課或遊戲時難於維持專注力
    3. 別人與他說話時,經常沒有留心聆聽
    4. 經常不能完成指定工作
    5. 做事常常缺乏條理,虎頭蛇尾
    6. 怕動腦筋
    7. 時常遺失所需物件
    8. 經常受外界干擾而分散注意力
    9. 經常忘記每日的活動


  • 乙、活動量過多
    跟同齡兒童相比,患童在年幼時的活動量已極多,然而一般家長只認為此乃幼童的特徵,未加理會。當患童入讀小學後,因受校規及其他環境限制,其徵狀便容易顯現出來。與同齡兒童相比,患童經常出現以下特徵:

    l. 身體經常不停扭動
    2. 不能安坐,經常走來走去
    3. 經常亂跑亂爬
    4. 經常無法安靜地參與活動
    5. 經常精力旺盛,無法靜下來
    6. 多言


  • 丙、自制力弱
    患童的自制力明顯低於同齡兒童:

    l. 經常搶著說出答案
    2. 排隊或輪侯時,他們經常中途插隊或騷擾別人
    3. 經常騷擾別人或打斷別人談話

二、出現率

基於診斷概念上的分歧,歐美兩地的發病率亦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小學生當中,病徵的嚴重程度達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標準者約佔百分之三至五;而男女童患病的比例估計是四比一至六比一。

三、常見的適應問題

  • 甲、 學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由於注意力散渙,當考試、默書時容易因沒有留心細節而犯錯,故學業成績往往比他們的實際能力差,上課的學習動機和態度便每況愈下。

  • 乙、社交
    由於患童十分活躍和衝動,跟朋輩或兄弟姊妹遊戲和討論時容易犯規或騷擾人,故時常與人發生磨擦,導致跟同學或兄弟姊妹的關係欠佳。

  • 丙、家庭生活
    很多家長為了照顧及管教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子女而承受很大壓力,並感到沮喪,引致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 丁、操行問題
    大概七成患童由於十分活躍和衝動,容易出現問題行為,例如服從性差、時常打架、橫行霸道,有些甚至會說謊、偷竊、離家出走、破壞學校或社會秩序等。

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只要及早接受評估和治療,再配合校方有效的教學策略,便能克服其病徵所帶來的困難和各樣的適應問題。(評估)(治療 )

一、我需要安排學童接受評估嗎?

一般學童亦可能出現注意力散渙、活躍和衝動等表現。而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學童,其徵狀則較其他同齡學童持久和嚴重,影響範圍既廣且深。(認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特徵

  • 如學童同時出現以下情況:
    1. 注意力散渙、過度活躍和衝動等特徵較其他同齡學童嚴重
    2. 這些特徵維持六個月或以上
    3. 這些特徵為患者帶來負面影響,影響範圍既廣且深,包括學習、社交或守規方面

教師可與家長商量,為學童安排接受專業評估,以了解學童是否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尋求服務

二、我觀察到部份學童只出現注意力散渙的特徵,並非過度活躍和衝動,他們有需要接受評估嗎?

同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名稱下,患童可能出現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患童其注意力散渙的特徵十分明顯,但沒有嚴重的過度活躍和衝動的問題;第二類患童十分活躍和衝動,而其注意力散渙的情況則比較輕微;第三類患童的注意力散渙、過度活躍和衝動等特徵均十分明顯。

  • 若兒童出現以下注意力散渙的特徵超過六個月,並影響其學習或社交等,便可考慮安排兒童接受評估:

    l. 經常無法注意細節及容易因粗心而犯錯
    2. 經常在做功課或遊戲時難於維持專注力
    3. 別人與他說話時,經常沒有留心聆聽
    4. 經常不能完成指定工作
    5. 做事常常缺乏條理,虎頭蛇尾
    6. 怕動腦筋
    7. 時常遺失所需物件
    8. 經常受外界干擾而分散注意力
    9. 經常忘記每日的活動

三、教師如何參與診斷

在鑑定有關個案時,我們需要對學童的成長、學習和日常在校內及家中的表現,作深入了解。此外,亦需要確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徵並非由其他原因所引致,當中包括智能障礙、特殊學習障礙、情緒問題或其他生理及心理疾病等。由此可見,準確的診斷有賴詳盡的診斷面談、精確的臨床觀察、深入的心理評估和問卷評估。故此,在進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鑑定工作時,家長和教師的資料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三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成因

多年來不斷有研究探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可是其真正成因迄今為止仍未能確定。現時較多研究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與腦部發展有關的症狀。

第四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徵狀及其併存的障礙甚廣,故此多元化治療十分重要。儘管坊間流傳各樣有關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方法,但現時已被證實有效的治療元素只有三項:(甲)藥物治療、(乙)心理治療,主要指「行為治療法」(Behavior Therapy),及(丙)有效的教學策略:

  • 甲、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方面,中樞神經興奮劑(Central Nervous System Stimulant)是醫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首選。此藥能幫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減低活動量和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 乙、 心理治療
    為患童而設的治療可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進行。透過「行為治療法」的特定訓練程式,可助患童減低活動量,提高專注力和自制力。治療中有關解決問題方法的指導和控制情緒技巧的訓練, 亦有助改善患童的人際關係和服從性。

    此外,為患童家長而設的親職訓練,有助家長增加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認識、抒緩壓力、改善親子關係和管教技巧。(家長錦囊)

  • 丙、 有效的教學策略
    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能有助改善患童的學習行為,令患童能與其他學童一起學習。已被證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包括:安排患童坐在前方、實施「好行為獎勵計劃」等。(教師錦囊)


 

 
Copyright (c) 2002 by Cheryl Yuk-chi SO, Patrick Wing-leung LEUNG & Se-fong HUNG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ww.xinl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