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抗疫一年

 
(資料圖片)

一年前的今天,我們確診了香港首名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兩天後,我們更把應對傳染病的應變級別提升至「緊急應變級別」,動用一切人力物力齊心抗疫。過去的365天,我們沒有一刻鬆懈過,由最初對病毒一無所知,到現在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我們仍然繼續戰戰兢兢對抗著反覆的疫情,希望可以盡快戰勝疫情,讓大家可以重過正常的生活。

香港在過去十多年,先後經歷了沙士和豬流感兩次重大疫症,在抗疫和防疫的工作上,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憑著這些經驗,我們在一開始疫情時便確立了「圍堵」策略,實施「早通報、早隔離、早治療」的措施,避免病毒在社區內大規模擴散和出現醫院內感染個案,亦可協助衞生防護中心盡快就每宗個案展開流行病學調查。

隔離設施一向是我們很重要的抗疫工具,各公立醫院合共有1200多張隔離病床。在非疫情期間,我們會將部分隔離病床轉作接收不同的病人。去年初香港出現首宗確診個案後,我們迅速調動病床,務求在短時間內啟用所有負壓設施,確保公立醫院有足夠隔離病床接收懷疑及確診感染的病人。其後隨著確診和懷疑個案不斷增加,我們眼見隔離病床有可能不敷應用,於是著手進行改建工程設立第二線隔離病床、籌備運作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和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去加大隔離設施的容量,現時我們的隔離病床已由最初1200多張,大幅增加至約3800張。稍後「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全面運作後,將可額外提供800多張隔離病床、化驗及診斷等醫療配套服務,令公立醫院的隔離病床數目進一步增加至約4600張,大大增強了我們接收病人的能力。

除了隔離設施外,加強檢測容量對抗疫成效亦起著很關鍵的作用。疫情初期,我們只會為有感染病徵、曾經外遊或接觸過確診者的病人安排測試。隨著公立醫院陸續添置新的化驗儀器,我們在過去一年不斷擴大監測範圍覆蓋更多病人,現時每天的測試容量已大大提升至超過7000個,甚至連一些沒有感染徵狀的病人,都在我們的監測範圍內。有效和迅速的測試,除了確保受感染的病人盡快獲得治療外,亦成功堵截了不少傳播鏈,阻止病毒在社區和醫院擴散。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的化驗室即將投入運作,有了它的支援,我們的檢測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將可更有效和迅速為病人進行測試。

保護員工免受感染,一直是我們在抗疫中最重要和最艱巨的任務。去年初疫情爆發初期,大家未清楚病毒的傳播途徑時,難免會比較憂心。原來庫存約三個月用量的個人防護裝備急速減少,當時我們除了立即加快全球採購個人防護裝備的速度外,亦將採購量加大至六個月的用量,並定期公布庫存量,好讓同事安心。此外,我們亦為同事制訂相關指引讓同事「用得其所」,同時配合縮減公立醫院的非緊急服務,務求將最多和最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留給前線抗疫同事使用。參考了過往的抗疫經驗,我們亦推出了不同的措施,為同事安排宿舍或酒店住宿,務求讓抗疫的同事安心。

幾天之前,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的工程剛剛竣工,我們現正密鑼緊鼓配置醫療儀器和進行各項測試,並爭取在農曆新年後投入服務。屆時我們會將部分確診病人分流到這裡,再加上社區治療設施接收了部分病情較輕微的病人,將可以大大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公立醫院將會有更多空間逐步恢復到較正常的服務模式,縱使面對反覆的疫情,亦有更大的空間去打持久戰。

過去一年,我們非常感恩、亦衷心感謝所有同事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香港的確診數字才不致如其他國家般以幾何級數上升。然而,我們仍然出現不少社區爆發和群組感染個案,個別醫院亦出現院內感染群組和醫護人員受感染,這正正反映我們的抗疫工作,仍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在未來會繼續盡最大的努力,避免同事和病人受感染。

我們過去一年在抗疫工作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必須善用和總結這些經驗,讓我們未來的抗疫工作做得更好,最終可以成功擊退這場疫症。

隨著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落成和即將開始的疫苗接種,期望我們的抗疫工作會出現曙光,很快可以除下口罩回復正常的生活。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
2021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