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常态 两手准备抗疫

 
(参考图片)

疫情来袭,影响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公立医院亦然,但与此同时,它亦带给我们反思和改变现况的机遇。疫情开始至今,我们从医院的整体运作到提供医疗服务,遇到了不少难关,可幸同事都能适时地作出调整,解决难题,并建立了不同的新常态。端赖市民努力,我们合力控制疫情,遏抑本地个案增长,争取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但随着疫情发展,我们更要好好利用这个得来不易的空间和时间,为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做好两手准备。

全球疫情严峻,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出现严重匮乏,多国更先后禁运製成品和原材料出口,以确保当地有足够的保护装备使用。经历今次环球疫情,全球对保护装备的需求将会持续地高企,我们的同事一方面在全球尽力搜购,一方面更积极发掘本地供应商生产自家製防护装备的可能性,其中得到香港理工大学的3D打印设计,和本地生产商的支持,令医护的全面罩有了稳定的供应。另外,我们亦积极研究本地生产N95呼吸器的替代方案。长远而言,我们会继续循不同方向去争取稳定的保护装备供应。

疫情瞬息万变,我们注意到部分地区即使成功抵御第一波疫情,但当输入个案大量增长,造成本地感染群组,受影响人数亦可以在短时间内急速上升。早前由外国回港人士引发的第二波疫情,令每日确诊个案以双位数大幅增加,公立医院一线隔离病房几近爆满,面对突如其来的处境,我们在亚洲国际博览馆和北大屿山医院设立临时检测中心,以及在急症室加设检测分流站,希望尽早在源头识别患者;再加上启用二线隔离病房以治疗情况稳定的病人,第一线隔离病床的使用率才稍为改善。

不过,大家无法准确预测下一波疫情何时来袭;即使没有大规模爆发,相信疫情亦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我们需要慎重思量如何在与疫症并存下的新常态,重新逐步开展暂缓的服务。根据我们临床观察,有不少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个案的情况都非常稳定,他们只需等待连续两次阴性检测结果的报告,便可以出院。换言之,他们的医疗需要极少。因此,我们现正积极研究安排将这类病人转送到一些社区康復隔离设施的可能性,一方面让他们继续隔离,同时亦腾出医院的病床设施给其他有更大医疗需要的病人使用。现时这类社区康復隔离设施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但我们有需要在另一波疫情来袭之前作好准备,严阵以待。

除了硬件准备,在新常态下如何平衡感染控制及增加服务量两方面,至关重要。疫情之初,我们暂停了不少非紧急服务,让同事集中处理疫情。在此刻稍为缓和的时候,我们要准备逐步恢復非紧急服务。而当中必须在感染控制、人流管理、求诊流程等重新作出部署,例如使用电子通讯科技预先知会病人可以见医生的时间,避免过多病人集中等候,从而减低感染风险;善用科技进行遥距医疗,帮助医生应诊一些无须进行检查的复诊病人,亦可减低医院的人流。事实上,专职医疗的同事如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早已率先试行,透过视像跟进复诊病人的復康疗程 (Tele-rehab);诊症方面,亦有医院的精神科和耳鼻喉科开始为合适的病人提供视像诊症 (Tele-care)。

在应对这次疫情开始时,我们便採取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疫策略。我们亦为不同类别的人士进行病毒测试,过程中持续扩大检测范围。面对下一波的疫情,我们有需要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同时,我们亦需要特别加强保护一些个别高危群组,如老人院舍的长者、精神科病人等,而加强感染控制和提升检测正是保护他们强而有力的护盾。

面对反复的疫情,出现了不同的新常态。我明白在极短时间要同事、病人和市民接受不同程度的改变,不论在概念上或运作上都需要时间去消化、接受和实践。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始终要看疫情发展,也要配合政府的整体政策而调整。我们虽不能准确预测下一个疫情高峰会不会或何时会出现,但我们必须疫中求变,保持高度机动性,作好两手准备,随时进入全面作战状态。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