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常態 兩手準備抗疫

 
 (參考圖片)

疫情來襲,影響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公立醫院亦然,但與此同時,它亦帶給我們反思和改變現況的機遇。疫情開始至今,我們從醫院的整體運作到提供醫療服務,遇到了不少難關,可幸同事都能適時地作出調整,解決難題,並建立了不同的新常態。端賴市民努力,我們合力控制疫情,遏抑本地個案增長,爭取了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但隨著疫情發展,我們更要好好利用這個得來不易的空間和時間,為新常態帶來的挑戰,做好兩手準備。

全球疫情嚴峻,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裝備出現嚴重匱乏,多國更先後禁運製成品和原材料出口,以確保當地有足夠的保護裝備使用。經歷今次環球疫情,全球對保護裝備的需求將會持續地高企,我們的同事一方面在全球盡力搜購,一方面更積極發掘本地供應商生產自家製防護裝備的可能性,其中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的3D打印設計,和本地生產商的支持,令醫護的全面罩有了穩定的供應。另外,我們亦積極研究本地生產N95呼吸器的替代方案。長遠而言,我們會繼續循不同方向去爭取穩定的保護裝備供應。

疫情瞬息萬變,我們注意到部分地區即使成功抵禦第一波疫情,但當輸入個案大量增長,造成本地感染群組,受影響人數亦可以在短時間內急速上升。早前由外國回港人士引發的第二波疫情,令每日確診個案以雙位數大幅增加,公立醫院一線隔離病房幾近爆滿,面對突如其來的處境,我們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和北大嶼山醫院設立臨時檢測中心,以及在急症室加設檢測分流站,希望盡早在源頭識別患者;再加上啟用二線隔離病房以治療情況穩定的病人,第一線隔離病床的使用率才稍為改善。

不過,大家無法準確預測下一波疫情何時來襲;即使沒有大規模爆發,相信疫情亦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消失。我們需要慎重思量如何在與疫症並存下的新常態,重新逐步開展暫緩的服務。根據我們臨床觀察,有不少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的情況都非常穩定,他們只需等待連續兩次陰性檢測結果的報告,便可以出院。換言之,他們的醫療需要極少。因此,我們現正積極研究安排將這類病人轉送到一些社區康復隔離設施的可能性,一方面讓他們繼續隔離,同時亦騰出醫院的病床設施給其他有更大醫療需要的病人使用。現時這類社區康復隔離設施的需求並不十分迫切,但我們有需要在另一波疫情來襲之前作好準備,嚴陣以待。

除了硬件準備,在新常態下如何平衡感染控制及增加服務量兩方面,至關重要。疫情之初,我們暫停了不少非緊急服務,讓同事集中處理疫情。在此刻稍為緩和的時候,我們要準備逐步恢復非緊急服務。而當中必須在感染控制、人流管理、求診流程等重新作出部署,例如使用電子通訊科技預先知會病人可以見醫生的時間,避免過多病人集中等候,從而減低感染風險;善用科技進行遙距醫療,幫助醫生應診一些無須進行檢查的覆診病人,亦可減低醫院的人流。事實上,專職醫療的同事如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早已率先試行,透過視像跟進覆診病人的復康療程 (Tele-rehab);診症方面,亦有醫院的精神科和耳鼻喉科開始為合適的病人提供視像診症 (Tele-care)。

在應對這次疫情開始時,我們便採取了「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防疫策略。我們亦為不同類別的人士進行病毒測試,過程中持續擴大檢測範圍。面對下一波的疫情,我們有需要進一步提升檢測能力。同時,我們亦需要特別加強保護一些個別高危群組,如老人院舍的長者、精神科病人等,而加強感染控制和提升檢測正是保護他們強而有力的護盾。

面對反覆的疫情,出現了不同的新常態。我明白在極短時間要同事、病人和市民接受不同程度的改變,不論在概念上或運作上都需要時間去消化、接受和實踐。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始終要看疫情發展,也要配合政府的整體政策而調整。我們雖不能準確預測下一個疫情高峰會不會或何時會出現,但我們必須疫中求變,保持高度機動性,作好兩手準備,隨時進入全面作戰狀態。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