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疫情百日 反思得失前路

 
 (參考圖片)

自2019年底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在全球造成逾150萬人感染,超過80,000人死亡。在香港,行政長官在1月25日成立了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其下亦設專家顧問團,均由她親自擔任主席,務求可以盡快按疫情發展制訂相關政策和措施。數月以來,在政府有效領導,市民齊心抗疫,做足防感染措施,以及公立醫院的同事夙夜匪懈,守住醫療作最後一道防線下,疫情雖未平息,但迄今仍未有發生倍數式增長,我實在衷心感恩。立足於過往百日的經驗,我們一方面要擇善固執,堅持走對的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亦做好準備,為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的疫情做好準備,以戰勝這場持久戰。

環顧各國政府的防疫策略,各地疫情不同,條件各異,成效亦各異。但總括而言,政府制定抵禦疫情措施的可行性,大致與市民的防疫意識、醫療系統的能力和社會信任有關。這三大因素互為因果,同時相輔相成。在疫症大流行的艱難時刻,市民最大的責任就是保護自己免受疾病感染,而減少染病人口,紓緩醫療體系的壓力,就可以讓醫療體系發揮作用。至於公共衞生政策能否持之以恆,則端賴社會支持,例如保持社交距離、關閉公共場所、以及落實隔離措施等,都要先得到社會的信任,方可有效。

在香港,我們曾經受到沙士的來襲,市民普遍有較高的防疫意識。港人自覺佩戴口罩、注意手部衞生和保持社交距離的做法,不但得到專家的肯定,亦是減少疫情蔓延的重要因素。在疫情初期,我們的口罩供應曾經出現不暢順的地方,但在各方努力下,口罩供應的緊絀情況已得到紓緩,現時街上的市民大部分都戴上口罩。在社區防控的問題上,必須做到人人自覺,願意犧牲一時的不便,例如減少聚餐。不過,隨著日子一長,部分市民難免出現防疫疲勞,近日發生幾個本地爆發群組,例如卡拉OK群組,就是一例。在這方面,我們絕不可以麻痺大意,為戰勝疫情,大家即使一時不便也是值得,今日的自覺自助,是保護大家健康的根本。

面對環球疫情,各地醫療系統都受到極大的考驗。在過去一段時間,香港並沒有如有些地區一樣出現疫情迅速擴散,公立醫院有效應對疫情的工作,發揮相當大的作用,其中有三個方面,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是公立醫院同事的專業精神。即使面對嚴峻疫情,同事都沒有任何退縮,他們運用專業知識,由感染控制以至隔離安排或治療方面,同事都發揮極高的醫護水平和專業能力。他們往往是自願加入高風險區工作,不論是在隔離病房、急症室、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檢測中心以及隨機接載在外地港人等,都一往無前,毫不猶豫,令人難忘。

第二,是團隊合作下的極高效率。自疫情級別提升至緊急以來,總部的中央指揮委員會天天開會,集總部及各聯網之力,解決任何當前急務,並就疫情發展,迅速調整應對政策。中央指揮委員會亦會就政府督導委員會的最新防疫指示,制定配合措施,並在前線同事的支援下,完成使命,例如,在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設立的檢測中心,就是同事在不足二十四小時的情況下,順利佈置完成,當中除了要照顧檢測人士,更要顧及防感染措施、檢測流程、樣本運送及後勤化驗等。

第三,是同事主動積極和創新精神。我們的醫療體系能夠抵禦疫情衝擊,與同事多走一步分不開。面對疫症,不少問題都是前所未有,但同事往往能夠以主動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舉例說,受到環球供應鏈影響,醫療面罩供應不足,熟悉3D打印的同事於是主動與理工大學合作,自製面罩,最終造就本地生產的面罩,更能供應其他有需要人士。又如專職醫療的同事,有感病人難以到醫院就診,就以遙距視像,為病人提供服務。這些措施,都是同事在面對新問題時,主動提出解決方法的明證。

現時環球疫情嚴峻,我們要做好預防,嚴陣以待下一波疫情來襲。醫管局亦不敢怠慢,正制定各項應變措施,特別是下列三方面:

第一是提升我們處理疫情的能耐,包括加強化驗能力;增加社區處理康復人士的隔離設施,讓醫療資源可以更集中處理有需要的病人;制定備用方案,以應對較嚴重社區感染等等。而這些問題亦是與政府商討的重要事項,同時亦需要取得社會的共識。我一直認為,公立醫療服務必須可以持續發展,面對今次疫情,更加堅定我對這方面的信念。

第二是增加前線人員的個人保護裝備 (“PPE”),以防員工受到感染。自疫情爆發以來,PPE 的供應緊張,曾一度跌至只有約一個月存貨。幸而在中央及特區政府支持下,現時供應已比較穩定。社會各界人士亦紛紛作出支援,協助購買及作出捐贈,我謹此深深致謝。現時PPE 大體上可維持兩個月運作,但仍急須繼續補充。而因美國方面禁運3M N95口罩,N95防護口罩未來供應非常不明朗,醫管局正就此積極尋求合乎安全標準的替代型號,以解決燃眉之急。

第三是檢討醫管局的整體服務範疇。自疫情開始以來,由於情況嚴峻,若干非緊急服務被迫暫緩,但隨著對抗疫情進入持久戰,我們需要在可行情況下逐步恢復應對疫情以外的其他服務,繼續照顧整體市民的健康。

在過去一百天,公立醫院的同事盡心盡力,無論是醫治病人的醫護、負責清潔的支援員工、化驗室的專業人員、負責感染控制的同事、以至行政和資訊科技的後勤同事等,都專心致力地應對疫情。他們有人披星戴月,連續數星期沒有放假,也有人通宵達旦,為安置病人而努力。他們的努力,獲得不少市民的認同和掌聲。我相信,市民的信任和信心,是支持同事完成使命的有力工具,也是成功應對下一波疫情的基本因素。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
202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