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参加了普检

 
(参考图片)

清晨,起床后如常在家做了一小时运动,在返回医管局大楼之前,先到黄竹坑体育馆,参与我的首次新型冠状病毒病检测。这次无痛、甚至有点愉快的检测经验,让我反思香港在抗疫路上的未来策略,今次普及检测带来的争议和启示,让我对未来怀有更大的信心,同时也增添了压力。

检测流程相当畅顺,可能由于大清早,人流并不算太多,加上预先登记,到达后工作人员有礼地由入口带到登记处,等候检测期间,你会發现社交距离等防感染措施的保障充足。只消几分钟,医护人员就会进行检测,他们技巧熟练专业,过程全无不适。全程不足十五分钟,临离开前更获赠口罩。

自从疫情以来,我一直紧守防疫措施,既没有外游、每天带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等。为何明知自己感染风险不高,但亦一样参与政府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需要釐清事实。第三波疫情来得既急且凶,更一度连续超过十天录得过百宗确诊个案,而且每日都有不明感染源头的确诊患者,亦即表示一些隐形患者仍在社区传播病毒。早日找出隐形患者,及早给予治疗和隔离,便可以减低病毒在社区扩散的机会。由于有近两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可能没有病徵,所以根本无人能够百分百肯定自己不会带有病毒。再者,即使能保证自己不带病毒,基于公民责任,早日让政府掌握整体形势,在制定防疫策略时,有更大的科学依据作为参考,对社区防控也更为有效。

普及社区检测是一项公共卫生政策,不但着眼个人健康,也为整体疫情作出判断。所以,无论认为自己是否隐形患者,每位市民都可以协助完成这项为香港有益的防疫措施。我们知道,越多市民参与,我们对防疫就更有把握,这对应对第三波、以至下一波的疫情都更有意义。

就公立医院而言,及早找出隐形患者,对住院病人和前线医护人员都有更大保障。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一旦防疫失守,感染个案可以几何级上升,在短短数日,病人的数目可以由几十上升到以千计。所以,公立医院在较早前已扩展「加强化验室监察计划」工作,包括加强为入院的高危病人进行检测筛查;另外普通科门诊诊所亦由七月下旬开始,协助衞生署派發样本收集包,为自觉有较高风险或轻微不适人士进行病毒检测,及早识别社区感染个案。计划开展至今已有四万多名市民索取样本收集包,成功已检出62宗阳性个案。这些加强筛查化验的工作都有助落实「早發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疫政策,尽早找出隐形患者,切断社区传播链。

端赖市民努力和防疫策略,疫情在近期虽然稍见缓和,但社会要求放宽防疫措施的声音越见响亮,市面亦开始出现抗疫疲劳的气氛。我们确实需要尽早掌握社区感染情况,以遏止疫情,不但及早阻止病毒进一步扩散,以尽快控制疫情,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医院服务亦因而得以尽快回復正常。我们念兹在兹,香港公立医院不但要应对新冠肺炎,还要照顾正在等候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各类病人。

医管局大会支持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并配合普检的准备工作,包括借出仪器和人手为工作人员进行外科呼吸器的面型配合测试;及加快审批医护同事参与检测中心的採样工作;同时亦鼓励同事和家人参与计划。我知道有医管局的员工,以工会的名义杯葛这项计划,行政总裁高拔陞医生已经在一个电台节目中,从科学角度,反驳有关的观点。我希望强调,加强社区检测找出隐形病人,不但有助针对疫情,保障我们住院病人,亦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我希望工会三思,不要引起市民的误解,最终延误防疫机会。

我明白,社会对今次政府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有不同的意见。在这些反对意见中,不少都是源于误解和信任不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在记者会上表示,她一向爱护医管局及希望保护医管局的员工。在过去大半年的抗疫工作,行政长官的确给予我们最大支持,在全球个人防护装备供应紧绌时,她适时地向内地提出要求,让我们渡过难关;在疫情严峻时,无论在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她都毫不犹豫,只要有利控制疫情,她都说到做到。我们除了感谢特首的支持,亦会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尽全力保卫民康。

今次普及社区检测的成败,取决于大家的支持和信任,若能成功,将可减低病毒进一步在社区传播的风险,大家亦可早日回復正常生活。面对这个狡猾多变的新型冠状病毒,政府、各方面专家、医护人员以至广大市民,在过去八个多月来都怀着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遏止疫情扩散,让香港得以回復正轨,大家可以重回正常生活。为达至这个共同目标,大家可以跟我一样,尽一点公民责任,出一分力,参加检测。亦只有大家同心合力,互相信任,我们才可以有足够的力量应对未来疫情的挑战。

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
202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