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4.2025 00:00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聯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推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醫管局今日(4月25日)在政府憲報刊登適用於符合資格人士的公立醫院公眾服務新收費表,新收費將由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見附表)。
醫衞局發言人強調政府正全方位推行醫療體制改革,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改革將基於以下五大原則:
(i) 承擔不減:政府對市民的健康承擔不變,改革所得全數投放公營醫療;
(ii) 能者共付,輕症共付:政府會合理地擴展和提升共付機制;
(iii) 有加有減:加強貧、急、重、危疾病人保障,減少浪費;
(iv) 高度資助:改革之後仍然會維持高度資助,目標是完成改革進程後仍維持約九成整體公營資助率;及
(v) 循序漸進:按步就班五年內達至目標。
與此同時,醫衞局將繼續推動醫療改革的其他各個環節,包括基層醫療服務、醫管局管治、私營收費透明度、自願醫保計劃、醫療藥械審批註冊,以及藥械引入及採購等,以加強醫療系統可持續性,確保長遠更能保障市民健康。
醫衞局及醫管局於3月25日公布推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其後一直積極向立法會、公眾及各界別持份者,解說收費改革內容以及聽取對改革方向的意見。社會各界普遍認同香港目前的公營醫療服務資助架構,難以應付香港人口變化及醫療發展帶來的醫療需求增加,長遠而言將導致醫療體系和資源無法持續,因此必須推行公營醫療資助架構改革,改變醫療服務的使用習慣以達致醫療資源精準投放,減少醫療資源的誤用和浪費,並加強保障最有需要的市民。
公營醫療收費改革除重整各項服務的資助水平外,亦着重加強醫療保障,包括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增設全年收費上限,以及加強危重病人藥械保障,目標是加強保障貧、急、重、危病人,加固公營醫療作為全民安全網,令安全網更大、更穩、更厚、更密。當中預計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會擴大合資格受惠的弱勢社群由30萬增至140萬,全年收費上限可令7萬名重症病人受惠,而更多危疾病人包括中等收入家庭病人可獲藥械應用資助。
醫管局發言人說︰「醫管局下一步工作,將聚焦於細化實施措施,確保改革順利推行,包括精簡醫療費用減免和安全網申請程序,籌備設立資訊平台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理解和使用明年開始實施的醫療保障新措施。其中,醫管局會於4月28日在醫管局網頁及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推出經濟審查自我評估程式(見附件),市民於程式中輸入家庭收入及資產等資料,便可查閱個人是否符合明年起實施的醫療保障新措施的費用減免以及安全網申請資格。」
發言人補充,基層醫療署會配合改革積極發展基層醫療,鼓勵市民善用社區基層醫療網絡。醫管局會持續增加家庭醫學門診服務量,優先照顧弱勢社群包括低收入家庭和貧困長者,以及透過跨區協作彈性調配資源,重點針對有需求的地區增加夜診和假日門診服務。基層醫療署和醫管局亦會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彙整地區上於晚間和假期提供服務的私營醫院和基層醫療中、西醫執業處所相關資料,透過醫健通等資訊平台及於急症室向市民提供,方便市民查閱急症室以外的服務選項。由明年1月1日起,當急症室新收費(400元)生效,醫管局會同時將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恆常化。市民在急症室經分流護士為其作評估及初步醫學觀察後的等候期間,若選擇改往其他醫療機構就診,可申請退款350元。
醫管局亦正就非符合資格人士、公立醫院私家服務及公營醫療餘下的個別收費項目進行檢討,在完成檢討後會再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