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圖片
醫院管理局推動收費改革 理順醫療服務 加強保障病人

25.03.2025 00:00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今日(3月25日)公布,已經完成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檢討,向醫務衞生局提交收費改革政策建議,並已顧及不應有人因缺乏金錢而不能獲得適當醫療的原則,期望透過改革公營醫療資助架構,加強醫療保障、理順公立醫院的服務資助和減少浪費濫用,提升公營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說︰「我們衷心感謝醫務衞生局帶領醫管局進行收費改革檢討,醫管局可藉著改革推動香港公營醫療服務發展。我們相信,當收費改革措施全面落實後,可以逐步扭轉現時公立醫院服務失衡的情況,亦加強對病人,特別是患有危重疾病或病情緊急病人的保障,公營醫療服務亦得以持續發展,應對香港人口老化對醫療系統帶來的種種挑戰。」

現時政府對醫管局服務提供高度資助,資助率高達97.6%,公立醫院部分服務資助額更達至100%。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現時除了面對因為人口老化而出現求過於供的挑戰外,亦出現系統失衡、資助錯配及服務浪費的問題。為了確保公營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醫管局自去年開始按照相關原則,包括市民負擔能力、善用服務、分擔成本、資助優次、扶助弱勢及公眾認受,就以下範疇展開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檢討︰

改革資助架構
- 從系統角度改革資助架構,按不同公營醫療服務釐定政府資助水平和市民共付比例,理順住院、急症室及門診各層級服務的相對需求,以為病人提供合適的醫療服務;

減少浪費濫用
- 為非緊急的放射診斷及病理檢驗等服務引入共付收費模式、調整標準藥物收費及數量,利用收費改變市民求醫習慣,引導善用資源,確保有限醫療資源可精準投放到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加強醫療保障
- 擴大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提高入息及資產申請資格上限,大幅加強支援低收入家庭及弱勢社群;

- 引入公營醫療服務項目全年收費上限一萬元(自費藥械除外),更好照顧重病病人;

- 加快引入更多有效創新藥械及放寬安全網申請資格,讓更多危疾病人可獲自費藥械資助。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說︰「醫管局會全力推動落實有關改革,改革下市民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獲得的資助比例,會因應服務性質而有不同安排,改革後市民共付比例仍然是市民可負擔水平。醫管局會透過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擴大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和設立住院及門診費用上限,繼續確保不會有市民因為經濟困難而未能接受合適醫療服務,並且加強保障市民,不單照顧弱勢社群,更避免中等收入人士出現大病致貧的情況。」

在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擴大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和設立住院及門診費用上限等措施實行後,預計會有超過一百四十萬人合資格受惠。醫管局承諾,調整收費所得的額外收入會全數用於醫療服務,特別是加強支援患有嚴重疾病,例如癌症或罕見疾病病人身上,屆時適用的自費藥械或醫療用品收費將會豁免或減少;醫管局亦可以加快引入更多有效新藥械,提升治療效果。

新的收費將於2026年1月生效(詳見附件)。加強醫療保障的措施,包括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引入每年一萬元住院及門診費用上限及放寬安全網的申請資格的詳情請見附件。醫管局上一次調整收費是2017年。

范鴻齡表示,香港的公立醫院一直是全球最有效率的醫療系統之一,醫管局會繼續推動改革,提升公立醫院服務水平,確保有限醫療資源可用於最有需要的病人身上。當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在五年內達致目標後,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將可以再向前邁進一大步,醫管局亦會全力配合政府其他改革醫療系統的措施,以期繼續為病人提供高質素及可持續的醫療服務,為香港市民提供妥善合適的醫療保障。